当前位置: 主页/ 资讯 > / 正文
全球热点!三部十三室紧急交付60m电缆

航天科工三院三部   2023-05-11 00:17:16


(资料图)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集成调试室像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随时准备投入紧急临时生产任务工作,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始终迎难而上,上下齐心,众心合力,全力以赴确保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4月下旬,接到三室的电磁安全性试验60m长电缆紧急生产任务。60虽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交付工期紧迫涉及难点工序,且现场生产节奏紧张,在多项任务交叉并行条件下,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十三室上下联动,室领导亲临一线,指挥调度,设计、工艺、检验、操作人员协同配合,经过4天连续作业,顺利完成60m长电缆紧急交付任务。

集思广益,确定工艺方案按设计要求,该电磁安全性试验电缆,总长60m,分支8组,9只插头,双层护套,内部防波套外部橡胶管;电缆性能及结构复杂,高低频线路混联,耦合器、8#高频接触件连线复杂,使得该电缆加工难度大大提升。 在工艺审查阶段,首要任务就是优化生产方案。因传统自制毛胚电缆最长25m,该60m长电缆不宜采用自制毛胚形式,最佳方案应为订购成品线,但成品线订购周期往往2~3个月,而当前长电缆任务紧急,该方案加工周期远远不满足;此外因长电缆自制毛胚手工穿橡胶管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调研,采用自卷式橡胶套管或者锦纶编制套,不仅能使生产难度减小,还能提升效率,但经过与设计沟通了解电缆使用背景,该电缆使用环境需达到良好防水要求,而自卷式橡胶套管和锦纶编制套的防水效果差,只能选择常规防水效果好而穿管难度大的橡胶管。最后结合生产实际,并兼顾生产周期、现有物料和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确定加工方案为手工下线、手工穿管的自制毛坯形式。 深谋全局,防范质量风险为保证60m长电缆紧急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高效完成,室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带领工艺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生产问题大梳理,以深谋全局,提前防范产品质量风险,着力打通贯彻执行的难点堵点。 由于60m电缆毛胚制作全过程均为手工操作,从下线、线缆绑扎到防波套套入、橡胶管穿管,导线绝缘层防护及过程质量控制难度均加大。 60m长电缆在原有下料和穿管场地已不能满足要求,主管室领导提前安排物资保障组紧急清理后院生产库房,全力做好生产保障。为解决毛坯制作穿管操作难题,尽可能减少现场生产人员手工毛胚制作的时间,提升生产效率,此次穿管采取分段式搭接方法并在搭接处做好防护。 快马加鞭,完成长电缆加工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个班组,11人,同心协力,历时4天,完成这根长电缆加工任务。 面对有史以来最长自制电缆,电装生产人员加紧作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生产准备,熟悉工艺要求,制作标牌等同步开展,对难点工序进行分析和任务布置。生产保障组协同配合电缆下料。 在毛坯制作难点工序,电装三组紧急调动11名生产人员投入此次抢制任务工作,原本下线、绑扎,穿防波套和橡胶管等毛胚制作工序至少3天完成,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仅用一天时间,该电缆毛胚制作完成并顺利从后院生产库房转运到电装三组进行装联作业,并于4月28日顺利完成生产交付任务。

随着紧急任务一项接一项陆续完成,未来紧急临时电缆生产任务还将继续。面临新技术,新要求,十三室始终秉承“心怀精诚、工于品质、创新致远、实干争先”的文化理念,强化一线意识,保持一线状态,干出一线作为,保证各项联调联试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三部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撑。

文:陆永凤

图:十三室提供

编辑:党群工作处

END